小学12首带雨的古诗(47句)
小学12首带雨的古诗
1、苦雨思白日,浮云何由卷——唐·李白《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》
2、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——孟浩然《春晓》(小学12首带雨的古诗)。
3、《村居》高鼎(清)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
4、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”则又抓住典型细节,工笔细描,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、色彩迷离的氛围。总之,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,还是在意象的捕捉、细节的描写方面,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,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。
5、《题西林壁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6、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《江雪》(唐)柳宗元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7、《小池》杨万里(南宋)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小河才露(lù)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8、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9、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——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10、竹柏风雨过,萧疏台殿凉。石渠写奔溜,金刹照颓阳。鹤飞岩烟碧,鹿鸣涧草香。山僧引清梵,幡盖绕回廊。
11、阴云屯硖口,急雨过城头。白舫投沙峡,青帘卷市楼。漂摇争阖户,壅溢共疏沟。抽得驱蝇手,题诗慰旅愁。
12、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——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13、《赠汪伦》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14、雨夜中野外黑茫茫,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。天亮后,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,娇美红艳,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。
15、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——毛泽东《卜算子·咏梅》
16、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——李清照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17、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——翁卷《乡村四月》
18、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《终南望余雪》(唐)祖咏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
19、他的骈文中辞藻较好的是《为衡山侯与妇书》,但又并无显著的特色,远不如他的诗。《何逊集》据《梁书·何逊传》说是他死后由同时人王僧孺所编定,共8卷。
20、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21、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忽过新丰市,还归细柳营。
22、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——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
23、何逊除诗以外,还有少量辞赋和骈文传世。他的《穷乌赋》似是残存的片段,并非全文。
24、信陵公子如相问,长向夷门感旧恩。《观猎》(唐)王维风劲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
25、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《渔歌子》唐·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26、花褪雨,絮沾泥——宋·马子严《阮郎归·西湖春暮》
27、南朝四百八十袭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____杜牧《江南春》
28、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29、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____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
30、《登高》(唐)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31、因此,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。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,不难看出,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,即盼雨——听雨——看雨——想雨。
32、译文:梅子黄时,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,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,传来阵阵蛙声。时间已过午夜,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,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,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。
33、《忆江南》白居易(唐)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
34、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《雪梅》(宋)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阁笔费评章。
35、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,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。
36、微雨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——苏轼《减字木兰花·莺初解语》
37、译文:是春雨送人来,也是春雨留人住,离别的宴席上匆匆话别,又是风雨催人离去。泪眼就不曾流干,眉头凝结着愁绪,明日相思时不要上高楼望远,楼上有几多凄风苦雨。
38、黄叶仍风雨,青楼自管弦。——李商隐《风雨》
39、水光潋艳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——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
40、夜雨连明春水生,娇云浓暖弄阴晴。细雨春芜上林苑,颓垣夜月洛阳宫。
41、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
42、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——刘长卿《别严士元》
43、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《约客》宋·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墉处处蛙。
44、少年听雨歌楼上。红烛昏罗帐。——蒋捷《虞美人·听雨》
45、雨下飞花花上泪,吹不去,两难禁。陈子龙《唐多令寒食》
46、译文:断虹出现在空中,雨停了,湖水从堤岸的缺口溢出来,成了一股新流。
